一種樂器.,鈸,(鈸),bóㄅㄛˊ,◎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脹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應話.,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稱镲.打擊樂器.碰奏體鳴樂器的一種.中國、外國樂隊中都建議使用.中國古代把銅鈸、銅鐃或銅盤、镲等,亦稱為鐃鈸.鐃和鈸是兩種樂器,形制另一種但略微相同.二者皆銅質,圓形金屬板,中間高高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每副兩片,相擊發聲點.常見直徑為30~50厘米.鐃和鈸的區別只是相對而言,鐃的碗部較小,發音較清脆響亮,余音較長;鈸的碗部較高,發音較磅礴,余音較短.鐃與鈸在民間常另外不使用,主要用于
鈸是什么
一種樂器.
鈸
(鈸)
bóㄅㄛˊ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脹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應話.
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稱镲.打擊樂器.碰奏體鳴樂器的一種.中國、外國樂隊中都建議使用.中國古代把銅鈸、銅鐃或銅盤、镲等,亦稱為鐃鈸.鐃和鈸是兩種樂器,形制另一種但略微相同.二者皆銅質,圓形金屬板,中間高高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每副兩片,相擊發聲點.常見直徑為30~50厘米.鐃和鈸的區別只是相對而言,鐃的碗部較小,發音較清脆響亮,余音較長;鈸的碗部較高,發音較磅礴,余音較短.鐃與鈸在民間常另外不使用,主要用于民間吹打喜和戲曲伴奏.除漢族外,鈸在數千少數民族中也流行的.
南北朝時鈸已直接出現.《隋書·音樂志》:“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346—354),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即其樂焉.……樂器有……銅鈸.”六世紀初,鈸在民間已很流行的.《北齊書·神武紀》中有北魏孝明帝(516—528)時“洛下以兩拔相擊”的記載.在隋九部樂中有五部用鈸,唐十部樂有七部用鈸,并有“正銅鈸”與“和銅鈸”之分.《舊唐書·音樂志》:“銅拔,亦謂之銅盤,出西戌及南蠻,其圓數寸,隱起若浮漚,貫之以韋皮,相擊以和樂也.”1965年,遼寧沈陽市郊曾出土的文物一對元代銅鈸,鈸面直徑19.5厘米.
與此鈸同出一件金鼓,上有元代至正四年(1344)所刻銘文.
鈸用響銅造而成,呈圓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至鈸邊部分叫堂.碗頂鉆孔,穿系皮繩、綢或布條,以便于雙手持握,每面為一副,相擊后振動發音,聲音宏亮,渾厚.
演奏時,雙手各持一面互擊.有輕擊、重拳、磨擊、撲擊等手法.作用于民間器樂合奏、地方戲曲、歌舞伴奏和鑼鼓隊中.另有右鍵點擊音,用小棰敲擊單片鈸沿,獲其特殊能量音響效果,用于民族樂隊和說唱伴奏.如很流行于福建福州、閩侯、永泰、連江、閩清等地的曲種“福州評話”.即用單鈸伴奏.演唱者右手執鈸,拇指上套一瓷環,可碰擊鈸的邊緣噼啪,左手持一小棍敲打,以擊節說唱.很流行四川的曲種“荷葉”,也用單鈸伴奏,據記載不能形成于清乾隆、嘉慶年間,并且是因演員擊節所用之鈸,略似荷葉而故而得名.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于哪里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于黃河流域,可以追溯公元前7世紀21世紀,止于公元前7世紀5世紀,情況約1600年,詳細上與文獻記載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時間也很。
中國青銅文化分布之廣、范圍之大堪稱,東到山東,西至甘肅、青海,南及兩廣,北至遼寧、內蒙古都有吧青銅器出土文物。河南安陽、鄭州,江西新干,四川三星堆,陜西漢中等地商代青銅器多見,陜西周原、灃鎬,河南三門峽、洛陽等地西周青銅器集中在一起。到春秋、戰國時,山西的晉文化,山東的齊魯文化,湖北、湖南的楚文化,江蘇、浙江的吳越文化,陜西的秦文化,也有大量青銅器,精彩紛呈各具特點。這種遼闊無邊的地域分布是當世無雙的。
像海螺一樣的樂器是什么樂器
海螺都是一種樂器,應該是叫海螺樂器!海螺,古稱貝、蠡。是藏、蒙古、滿、納西、傣、京、漢等族唇振氣鳴樂器。藏語稱董、措董、董嘎爾。蒙古族稱凍思。傣語稱海三。漢語稱梵貝、法螺、螺號、玉螺、玉蠡等。很流行于佛教寺院和全國各地,尤以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肅、廣東、廣西、福建、遼寧、吉林等省區中最文化的影響。海螺樂器的歷史文化歷史悠久,千古以來為佛教法器之一。來源于印度、東南亞諸國,隨佛教傳入我國。佛教經典多有記載,鳩摩羅什(343年—413年)譯《妙法蓮花經》卷一中提起“吹大法螺”,比較方便品中有:“若使人縱酒,鼓樂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若如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求那跋陀羅(394年—468年)譯《大法鼓經》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傳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就算是用了海螺。南北朝時,海螺已在我國北方民間廣泛廣泛流傳,北魏時期(386年—534年)云崗石窟浮雕中均吹螺的伎樂形像。隋唐時期,海螺作用于九、十部樂的西涼、龜茲、天竺、扶南、高麗諸樂中。《舊唐書·音樂志》載:“貝,蠡也,容可數升,并吹之以節樂,亦出南蠻。”唐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驃國(今緬甸)所獻樂器有玉螺,所獻樂曲還都與佛教有密切關系。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驃國樂》詩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之句。宋代陳?《樂書》“梵貝”條有:“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樂用之以和銅鈸,釋氏有所謂法螺。”明代王圻《三才圖會》:“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蓋仿若于笳而為之者。”海螺除在佛教寺院使用較多法器外,還應用于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軍事、勞動和娛樂生活中。據西藏古代文獻記載,當筒欽未直接出現從前,在藏傳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為比較多吹奏樂器的,當時,筒欽便取代了法螺的地位。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僅作用于誦經間歇時吹奏和羌姆表演。海螺古代和現代海螺采用海水中全天然長出的大海螺殼怎么制作(圖135),螺殼呈螺旋狀。大小不一,一般全長256厘米~333厘米。多選用顏色清白或有花條紋的海螺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并將吹嘴制作成圓錐形或直筒形,外徑25厘米~38厘米,中心吹孔較細,孔徑僅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兩端鉆孔、穿以細皮繩,平時不拉奏時可斜掛于胸前或腋下。海螺裝飾相對制作精美,一般多鑲嵌銅或銀片為飾,略顯分外莊重和美觀。不僅僅壓制而成金屬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鑲以銅或銀片,制成翅形的裝飾物,在翅尾還綴有圓環,系以絲穗或彩綢為飾。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珍藏的一支銀翅法螺,全長57.78厘米,翅長38.25厘米、翅寬236厘米,吹嘴長11厘米、直徑4.2厘米、孔徑1.83厘米,稱得上法螺之最。西藏薩迦縣薩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無損的元代海螺,相傳當年為元代皇帝特賜。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多收藏海螺多支,螺體多為紅色,中有棕色、白色條紋或斑紋,全長30厘米以內,螺口為波浪狀橢圓形,長徑146厘米~16厘米、短徑45厘米~116厘米。其中有一支更為極為珍貴的清代貝,全長353厘米,為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然生長的速度的清灰色海螺,鑲嵌以銅質吹嘴,螺身鑲嵌翅形銅片為飾,一面鏤刻制作精美花紋,一面陰刻“乾隆御制”四字。這些海螺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鑒》小型畫冊中。吹奏時,左手持握螺口,兩唇緊貼住吹嘴送氣,發音作嗚嗚嗚嗚嗚聲。每支海螺可能發出一個基本上比較穩定的長音,因螺身大小不同,才發出的音高也各形,一般在小字組至小字一組之間。海螺的音色與螺紋的粗細和需要多少有然后關系,一般說來,螺紋細、少者音色較明亮地,則相反音色較淺薄。除才是法器主要用于佛教寺院外,在藏區尼姑庵里,要用吹貝祭奠死者。漢族地區也流傳甚廣,在浙東民間器樂合奏舟山鑼鼓中,海螺以及色彩性樂器不使用。在廣東、廣西、福建等沿海地區,民間常以拉奏海螺調集群眾聚會。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