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構造柱施工工藝流程(構造柱施工中鋼筋綁扎技巧)
磚混結構構造柱施工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在基礎或樓板上彈出構造柱的中線和邊線,然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鋼筋綁扎;將鋼筋綁扎好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并確保其均勻分布;待混凝土凝固后,對構造柱進行檢查和清理。,,在鋼筋綁扎技巧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要保證鋼筋的位置準確,不能出現偏差;要確保鋼筋與模板之間的連接牢固,防止出現松動的情況;要注意保護鋼筋不受損傷,避免出現彎曲或斷裂的情況;要確保鋼筋的間距和長度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和構造柱的穩定性。
磚混結構構造柱施工工藝流程
一、傳統構造柱施工工藝流程
- 測量放線
- 首先要清理清掃樓地面,找出主體結構施工時所標注的軸線和控制線,然后彈出墻體邊線、輔助控制線和構造柱定位線。
- 鋼筋綁扎
- 根據構造柱定位線調整好立筋位置。當砌體墻厚200 - 300mm時,構造柱縱筋為4根直徑為12的三級鋼筋;當墻厚為350 - 450mm時,構造柱縱筋為6根直徑為12的三級鋼筋。
- 砌塊砌筑
- 砌塊采用600×200×300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不應超過15mm,砌塊搭接長度不得小于砌塊長度1/3,半磚不得小于磚長的1/3。砌到接近頂部時,除特殊要求外,預留30mm高,7天后用細石混凝土填時,不允許斜砌。
- 馬牙槎留設與拉結筋設置
- 按設計及規范要求留設馬牙槎和拉結筋,沿墻每500mm設置2根直徑為6的二級鋼筋,沿墻全長貫通,墻厚≥300mm時,沿墻每500mm設置3根直徑為6的二級鋼筋,馬牙槎應先退后進,出槎60mm。
- 馬牙槎側面粘貼雙面膠
- 在馬牙槎側邊使用雙面膠粘貼,目的是為后續支模做準備,保證模板與馬牙槎之間的密封性等要求。
- 支模
- 模板應無脫皮、散邊現象。支模前清理模板面并涂刷脫模劑,采用對拉螺桿固定,間距500mm,對拉松緊合適,不得在墻上留洞或穿孔。
- 砼澆筑
- 澆筑前需對馬牙槎及模板澆水濕潤,從頂部喇叭口進料澆筑時注意振搗密實,灌滿喇叭口。
- 模板拆除與養護
- 嚴格控制松模和拆模時間,避免松模、拆模過早損壞構造柱表面,致使柱麻面。拆模后及時鑿去多余混凝土并設專人養護二次構件。
二、構造柱免支模施工工藝流程
- 構造柱鋼筋綁扎
- 按照設計要求確定構造柱的鋼筋規格、數量、位置等,并進行綁扎操作。這是構造柱免支模施工的起始工序,為后續施工奠定基礎。
- U型空心砌塊隨砌體同時施工
- 在砌體施工過程中,使用U型空心砌塊,這些砌塊與砌體同時進行砌筑。這種方式改變了傳統構造柱施工中需要單獨支模的步驟,簡化了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 混凝土澆筑
- 在完成上述步驟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會填充到U型空心砌塊等相關部位,最終形成構造柱。這種免支模施工方式成型后的構造柱與磚砌體表面平整度偏差小,同時不存在傳統構造柱施工后對雙面膠帶的處理問題,降低了后期抹灰施工空鼓開裂的質量風險。
三、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準備
- 水泥
- 采用5號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 石子
- 構造柱用粒徑為卵石或碎石;板縫用粒徑為細石,當混凝土為C30以下時,含泥量不大于2%。
- 水
- 使用不含雜質的潔凈水。
- 外加劑
- 根據要求選用早強劑、減水劑等,摻入量由試驗室確定。
四、施工注意事項
- 混凝土配合比
- 混凝土配合比經試驗室確定,配合比通知單與現場使用材料相符。同時要根據測定的砂、石含水率,調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應增加測定次數。
- 計量精度
- 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計量精度方面水泥及摻合料為±2%,骨料為±3%,水、外加劑為±2%。攪拌機棚應設置混凝土配合比標牌,砂、石、水泥(散裝)必須嚴格按需用量分別過秤,加水也必須嚴格計量。
- 鋼筋驗收
- 鋼筋需要辦完院檢手續,保證鋼筋的質量和規格符合設計要求,這是確保構造柱結構性能的重要環節。
- 構造柱與砌體連接
- 砌體與柱或剪力墻間的拉結筋,過梁、圈梁、現澆板帶鋼筋與結構連接及構造柱立筋與上下層連接采用植筋方法時,結構膠采用合格的結構膠,植入深度不小于12d(ф6拉結筋按80mm施工),間距500mm。鉆孔應用吹風機清理干凈,保證鉆孔深度,植筋必須經過拉拔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
磚混結構構造柱質量檢測標準
構造柱免支模施工的優勢分析
構造柱施工中鋼筋綁扎技巧
磚混結構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解決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